【消息】评论大数据和文艺创作不能简单画等号勿双重冒犯
发布时间:2021-01-03 02:17:00
阅读:次
来源:地热卡钉厂家
大数据和创作不能简单画等号(金台论道)
张 贺
最近,某互联网影业的老总在行业会议上说:“通过挖掘大数据,我们发现不同观众的偏好。比如《芳华》的观众比《战狼2》的观众消费了更多的热饮。这些都是我们以前不知道的,也无法预测的。”《战狼2》7月底上映,《芳华》12月中旬上映,观众喝什么饮料还要用大数据来预测吗?
这个看似笑话的段子是当前文化行业热衷利用大数据的一个写照。众所周知,文艺创作是充满风险的事业,对于影视这样需要巨额投资的行业来说,风险就更大了,动辄数亿砸下去,如果观众不喜欢,岂不打了水漂。因此,面向大众的文艺创作,没有不想讨好观众以求成功的。但在互联网诞生以前,最先进的技术也不过是通过电话或问卷调查来做市场预测,而互联网使大数据为观众画像成为可能。通过分析你的消费数据就能大致勾画出你的年龄、性别、喜好,从而投其所好,为你量身定制注定会让你喜欢的作品。